城市家具跨越近3000年的前世今生【城市家具设计】


发布时间:

2021-07-19

城市家具跨越近3000年的前世今生

 

       由工业化时期过渡到现代时期,城市家具的场所性与文化价值逐渐被弱化甚至丧失。城市家具被当作附属于城市空间的工业产品,由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转为宏大、单一、冰冷的建筑。
到了当代,现代主义城市空间理念受到批判,人性化、多样性、宜居性被作为城市空间以及城市家具的发展理念,城市家具的场所性逐渐回归,变得更为日常。

-现代主义城市家具-


空间与价值


       秉承实用主义理念的现代主义城市实践主张标准化、高效率的新技术,批量化生产使城市家具得到进一步普及与推广,但同时也使其沦为受害者。
作为街道配套设施,城市家具被看作附属于城市空间的工业产品,其固有的场所性和文化属性逐渐丧失,建筑成了这一时期城市空间权力与秩序的主角,城市空间也逐步丧失场所感,变得机械、冷漠、缺乏人性。

1、柏林施特劳斯贝格广场
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施特劳斯贝格广场及周边建筑是斯大林主义风格在前东德的典型代表。整个广场以椭圆平面造型实现了街道轴线的柔和交接与转折,并配合建筑形体营造出对称而具有仪式性的空间。

▲ 柏林施特劳斯贝格广场平面图
现代高层主宰着广场空间,广场中央的交通孤岛点缀着行人无法到达的喷泉,周围是宽阔的汽车道,广场上唯一适宜的活动是在一个空旷的场景中欣赏宏大建筑与城市轴线。

▲ 柏林施特劳斯贝格广场鸟瞰
这是一个纯粹的交通广场,是社会主义形式与现代主义精神不幸的结合。

2、拉德芳斯大广场
巴黎拉德芳斯新区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意在打造象征巴黎经济繁荣 , 回应风靡全球“摩天楼”风潮的现代城市商务区。

▲ 巴黎拉德芳斯巨门前广场平面图
其标志性建筑拉德芳斯巨门的前广场设计也传递着充满希望的宏大空间信息:城市轴线+纪念性建筑。
除去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品及灯具,3万平方米的大广场上并没有能对空间产生明显影响的城市家具,造型目的非常简单:提供纯粹空间,一个从更好的视角感受城市轴线,欣赏摩天大楼的空旷展台,而不是营造一个使用多样和长时停留的市民场所;城市家具的集体缺失体现了这样的设计初衷。

▲ 巴黎拉德芳斯巨门前广场
现代主义城市家具丧失了传统的价值符号意义,成为功能性或装饰性工业产品,并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开来。功能至上、宏大叙事、权力展示的建设思想使城市家具独有的场所价值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被遗忘和剥离,其空间地位逐步降低,这也是现代主义时期城市公共空间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当代城市家具-
日常性与场所性
20世纪60年代以来,通过简·雅各布斯、威廉·怀特、凯文·林奇等人对现代主义城市空间理念的批判,人性化、多样性、宜居性成为西方城市空间研究的核心,这也激发了对城市家具的重新审视。
由于战后社会的稳定以及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人们对城市空间如何满足休闲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日常”的城市空间成为研究与实践的重点。通过富有创意的城市家具设计重塑传统城市空间的性格,将这种便捷、易操作的策略作为大建设后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主要手段,成为振兴城市活力、将市民生活重新带回城市的重要途径。
1、海克曼庭院的临时课堂
柏林的老城内有许多庭院,海克曼庭院(Heckmann hoefer)是最古老的邻里庭院之一。1990年,经过复杂的改造,这里成了混合住区,内庭院转变成为集工艺品商店、艺术、餐饮和儿童游乐等功能于一身的城市庭院。
历史建筑风貌以及内院独特的静谧品质使这里成为愉快而又宁静的市民活动场地。在这里,市民借助临时性城市家具参与、激发出许多出人意料的公共活动。
▲ 柏林海克曼庭院平面图
柏林海克曼庭院内有一个实验性户外课堂,学生将自己带来的可拆卸“遮阳座椅”带到庭院中一个有着大树荫庇的儿童区域,座椅相互围合形成了 “教室”。课后同学们可以直接在“教室”外的“公共区域”自由活动。课堂吸引了来自社区周边的孩童们参与,与同学们一起活动,成为路人乐意驻足观看的一道风景。
▲ 柏林海克曼庭院内的移动课堂
这一临时性城市家具的介入,使私密的课堂教学和社区的公共活动融为一体,城市公共空间的属性和特征变得模糊,公共生活变得多元和自由。
2、塞维利亚的都市阳伞
位于西班牙塞维利亚城市中心的恩卡纳西广场 (La Encarnacion) ,曾经处于荒废状态并长期被侵占为停车场。设计师于尔根·迈耶赫尔曼设想为塞维利亚这样一个阳光强烈的城市创造一个巨大的荫蔽空间,同时将原有广场改造为集地下考古遗址展示、地面农贸集市、餐饮酒吧、顶层观光为一体的公共空间。于是,“都市阳伞”通过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复兴项目在这里出现。
▲ 塞维利亚恩卡纳西广场平面图
都市阳伞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伞状木结构构筑物,通过几根立柱支撑起横跨整个广场的巨型屋顶,形成开阔的城市灰空间,为市民活动提供庇护和艺术化的场所标志。
都市阳伞可称为被无限放大了的城市家具,其前所未有的体量、复合性功能使城市家具与建筑物的概念区分变得模糊,带来了对城市家具的再认识和对未来城市家具演变类型的思考。
▲ 塞维利亚恩卡纳西广场上的巨型阳伞
当代欧洲城市家具不再是传统价值的载体与符号表达,它逐渐纠正了现代主义时期忽略城市文化与场所特质的傲慢态度,走向了日常性、场所性、艺术性和复合性的道路,强调城市空间对市民日常多元需求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当代西方公共生活中艺术表达、生态理念和个性追求的总体趋势。同时,传统的城市家具的概念与内涵得到了拓展。

衡量城市空间公共性程度的标尺
从古希腊到当代,设计角为大家呈现了7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城市家具典型案例。

现代主义城市家具:失落的空间与价值
当代城市家具:日常性与场所性的回归
城市家具在欧洲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未间断地扮演着与时代相对应的角色。在此过程中,城市家具形成了一种城市文化,它反映出一个时代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认识方式,它是衡量城市空间公共性程度的标尺,它展示着一个城市集体对公共生活的热情程度。
城市家具是城市集体观念和公共价值观的载体,也是城市空间中公共活动的重要行为支撑;它积极地参与城市公共空间的造型,它不改变空间的基本特征,但它可以划分空间,建立属于自己的场域,完成空间尺度的转变。
在欧洲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尽管城市家具的风格、造型、布局方式、符号价值、使用特点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但不变的是,城市家具在城市空间造型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影响着当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